第8期 | 2025年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联展

2025 年,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心,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精神为引领,以官网和公众号为载体,继续用网络形式举办第七届摄影作品大联展。摄影作品以各种美好景象为内容,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、生产和精神风貌。大联展从 2024年 12 月 1 日开始投稿,2025 年 1 月开始展出,年底评选。每月上半月为综合类展,下半月为专题类展,于每月5日和20日同时在协会微信群和“秦影”官网发布。
大联展以分会为单位投稿,综合类投稿题材不限、类别不限、彩色黑白不限,单幅为主和少量小型组照(4→8 张)为辅,以提升摄影技艺、主题深化为主,每个分会每月投稿 5 件左右;专题类影展各分会排序安排,每分会上稿量为 30 幅左右:10→15 幅的小专题可上 3 件,16→24 幅中型专题可上 2 件,25→30左右大型专题可上 1 件。专题需附 100-300 字的作品总说明,一张作者工作照;总说明文字、个人简介(100 字左右)另附 word 文档;每幅小图需 50 字以内文字说明或标题,无总说明和小图标题的为不合格作品,不予采用,由协会选用其他会员的专题填补空缺。本期展出的专题类作品体院、师大、西工大、省协会陈力、杜超英的专题作品。
摄影是凝固的乡愁,老照片泛黄的边角,蜷缩着被岁月偷走的体温;镜头是时光的捕梦网,定格的刹那,连风都成了琥珀色的标本。

01
本来山房有个性
坐落在山阳县土桥村阳坡根儿有一座《本来山房》,环境优美空气清新,别具一格。大门挂着一副对联,上联:本是山夫一茶二酒三碗饭;下联:来似故人三餐二觉一日闲;横批:本来山房。是不是很有个性,是不是很实在,是不是有些朴实,是不是又有些玄妙!
民宿在山自然是有隐居的意味,然而四周又都是村里的原住民,又在俗世,亦隐亦俗融合在一起,风格拿捏得恰当。田地、果园、民居,荒坡炊烟袅袅,可以食,可以闲,可以居,可以仙,可以俗。




民宿以周边山地景色为资源,通过整合,重点着墨在文化与休闲的结合上,为游客提供优质住宿体验和服务。茶室围裹着一棵大树,沐浴着自然阳光,亲切自然惬意。文化区可以博览群书,可以写字画画,可以授课传习专业,可以围炉煮茶,可以琴棋养生,儒雅隐士,凡夫常人皆可有所得,有所感,有所恋。游客在这里可以赏田园风光、可以参与农耕体验,可以养蜂养鸭,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。












薛晓利,陕西老摄影家协会会员,陕西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,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。热爱摄影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,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身边感人的事和美好瞬间。


02
恋恋陆家湾
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,山阳县陆家湾成为乡村蜕变的生动范例。山阳县色河陆家湾,自然风光旖旎,却因发展滞后,经济水平受限。当地政府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,深入挖掘陆家湾的资源优势,“喜柿山居”项目应运而生。
“喜柿山居”以特色民宿为核心,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与山水景观,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体验。在建设过程中,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对民居改造进行指导,既保留传统乡村建筑的古朴韵味,又融入现代舒适元素。原本破旧的农舍摇身一变,成为充满诗意的特色民宿。周边配套设施同步完善,道路拓宽,为游客营造舒适便捷的环境。










他们来了,带来了新的思路,也带来了畅想的干劲。
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。“喜柿山居”带动了当地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。如大棚蔬菜、大棚果实采摘、鱼塘垂钓等丰富了乡村经济业态。“喜柿山居”不仅带来经济效益,更推动了乡村文明进步。随着游客涌入,村民与外界交流增多,思想观念不断更新。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得以弘扬,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。同时,项目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,挖掘当地婚俗、节庆等传统文化,融入旅游活动,让古老文化重焕生机,增强村民文化自信。







如今的色河陆家湾,因“喜柿山居”项目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乡村美了,产业兴了,农民富了,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。这一成功实践,为其它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,激励更多乡村在政府扶持下,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,实现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的双赢。


马正进,女,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退休。现任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会员,陕西师范大学老年摄影协会副会长。退休后学习摄影技术,取得长足的进步,获得了一些可喜的奖项。相机不但记录了我们的退休生活,更见证了社会的巨大变化,我爱摄影!


03
图说西工大
摄影者郭友军,西北工业大学专职摄影师,在学校学习工作50余载,用相机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程。现精选15组30幅图片,以今昔对比的形式,呈现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和育人环境的变迁,梳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工大影像。
照片是定格的影像、是快门按下的一瞬光影、亦是岁月雕琢的永恒凭证。
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光阴的故事,它勾起了无尽的回忆;每一张照片的色彩都是一段成长的印记,它承载着遥想的未来。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从西工大的今昔影像中,看工大的坚守与成长。15组工大今昔对比照,带你走进西工大的“前世今生” 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郭友军,1954年生,陕西西安人,副研究员,国家高级摄影师,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航空摄影家协会理事、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、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、西北工业大学摄影学会主席。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专职摄影师。
作为主编和摄影作者,编辑出版了《七十春秋》《工大师生 岁月影痕》《奋进中的西北工大》《军歌嘹亮》《建筑春秋》等40多部主题书籍、画册及明信片等,数千幅作品在国内外媒体上刊发,40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赛事中入选获奖。撰写的理论文章《形式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》和参与的《电磁悬浮和声悬浮过程的动态摄影研究》等成果,被SCI、EI等检索。从事摄影艺术研究与创作40多年,坚持以独特视角记录高校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等成就,以影像展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,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受众的一致好评。


04
劳动光荣
省协会:杜超英
劳动光荣,劳动创造财富,财富带来美好生活;劳动建设美好家园,家园使人安居乐业;劳动使人聪明,聪明使人进步,带动科技革命,科学技术飞速发展,人类进步更上层楼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勤奋工作的劳动者比比皆是,他们最辛苦,也最光荣,正是他们的付出与奉献,聪明与才敢,才使我们这个社会,突飞猛进,取得辉煌成就。让我们对劳动者致以敬意。
















杜超英,1959 年1 月出生,山西榆社人。中共党员,副研究馆员,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专职摄影师(退休)。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,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陕西高校摄影学会顾问。



专题类作品征稿要求

往期回顾

动态 | 陇东社火独树一帜——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组织二月二张家川恭门镇采风活动
要闻 | 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召开主席团线上全体会议部署2025年各项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