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抗疫故事 拍摄身边感动 | 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抗疫专辑(二)
2021年,新冠疫情始终在我们身边,特别是12月23日以来,古都抗疫出现严峻形势,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。处于震中的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广大会员自觉投身抗击疫情一线,有些会员则积极参与到抗疫志愿者行列,为抗疫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。在遵守抗疫要求的前提下,他们用手中的相机,记录抗疫故事 拍摄身边感动,拍摄了一大批白衣战士忘我战战斗、社区居民众志成城、各级管理干部贴心服务的图片,今天,我们将收集到的图片,经筛选编辑出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抗疫专辑(二)给予展示。
2022年1月8日西安封城第17天,有上万人居住的南郊铁路小区冒雨在做核酸,为了减少人员聚集,检测点分散在小区不同的地点。
《平安商洛守护人》
摄影:党经纶(商洛)
《认真核对》
摄影:付大同(气象)
《细致耐心》
摄影:翟义德(铜川市老年大学)
《消杀》
摄影:宋雅雯(夕阳红)
《雪夜中的美丽天使》
摄影:孔玲英(气象)
《雨中核检》
摄影:叶传元(气象)
《把关》
摄影:董爱民(宝鸡)
《核算检测》
摄影:贾振西(宝鸡)
《天使的眼眸》
摄影:吴淑惠(夕阳红)
《消杀防控》
摄影:慕莉莉(交大)
《夜深检不停》
摄影:蒋玉媛(西光所)
2022年1月10日,南郊铁路小区中心核酸检测区,刚穿好防护服的医护人员,在忙碌着准备上岗。
新年第1天,商洛市洛南县滨河北路南侧人行道(悬挑)改造工程的施工人员,一边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一边积极加紧施工,确保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工。在该工程钢筋加工制作区,工人师傅们克服困难正在加工制作钢筋,满足现场作业需求。
《供应有保障,居家更安心》
摄影:欧阳余西(咸阳)
《出征》
摄影:乔凡(长安大学 )
《等待测试》
摄影:张育翔(咸阳)
《防疫印象一米线》
摄影:韩福英(铁路)
《入户核查》
摄影:高永革 (铜川 )
《胜利在望》
摄影:邓沪秋(长安大学)
《温暖人心》
摄影:徐沛川(长安大学)
《西安加油》
摄影:雷华(铁路)
《团结一心 战胜疫情》
摄影:张波(军休)
《迎春》
摄影:樊鸿雄(旅游)
《全神贯注》
摄影:张钰瑛(交大)
《蔬菜进社区》
摄影:朱存香(西光所)
《甜的吗?》
摄影:朱克志(交大)
《美丽的心灵》
摄影:王允水(旅游)
《我也做过核酸了》
摄影:庄稼(交大)
《三组核酸点》
摄影:吴淑惠(夕阳红)
《女志愿者》
摄影:行海荣(西安)
《夜战》
摄影:付瑞(西安)
《下楼做检测》
摄影:李志刚(西光所)
《抗疫便民服务》
摄影:孙建军(杨凌)
《雨中有序做检测》
摄影:周金平(西光所)
1月17日下午。西安城防控还未全面解封,凤城五路开元路十字西南角,长庆油田基地便民超市路边,一位老人骑自行车买菜途中意外摔倒,长庆兴隆园一区3名抗疫志愿者看到后没有犹豫,赶忙上前相助。
老人半躺在地上表情痛苦,自行车上的鸡蛋、牛奶、蔬菜、食品洒落一地。感觉他一时半会站不起来,三人准备将老人送往附近的长庆兴隆园医院,老人摆手拒绝,说他还好能动,她们赶忙扶起老人,架好自行车,将地上物品全部装上车筐。看到老人颤颤巍巍根本无法推车前行,她们马上决定送老人回家。询问老人的住址,才知道他就居住马路对面不远的紫薇风尚小区。她们一人推车,两人全力架着老人过了红绿灯。让老人休息片刻后继续前行,交谈中才知道老人的孩子在外地工作,家里只有老伴和孙子,利用社区规定的防疫外出两小时宝贵时间给家里补充急需。三人送老人直至紫薇风尚小区大门口,由于“疫情防控”的原因,将老人移交给小区保安。
《爱心传递》
摄影:张兰(宝鸡)
四院小区坚持环境卫生消杀。小区花园晒太阳、小卖部放心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,寒冷的冬季心里暖
瑞雪兆丰年 疫情来捣乱
全区测核酸 新冠没处钻
摄影:屈喜珠(宝鸡)
《送菜入户》
摄影:王长生(安康)
《新冠无情人间有爱》
摄影:潘建华(安康)
《爱心菜》
摄影:朱四海(夕阳红)
《爱心传递》
摄影:李萍(气象)
《老区人民的心意》
摄影:李祥普(长安大学)
《战前检查》
摄影:吕鸿喜(气象)
《老人重点接送做核酸》
摄影:王锡儒(铁路)
《子夜校园》
摄影:李祥普(长安大学)
《暖心理发到小区》
摄影:曲青(军休)
《感谢政府的关怀》
摄影:殷广德(军休)
《上门为老人做核酸》
摄影:白延生(交大)
《 共渡难关》
摄影:惠振武(旅游)
《封控抗疫送爱心》
摄影:杨志义(长庆)
《锦园社区干部为高龄老人送菜上门》
摄影:吴淑慧(夕阳红)
《抗疫三代人》
摄影:任卫东(西安)
《为隔离人员送餐》
摄影:王喜宏(西安)
《志愿者》
摄影:刘长安(西安)
《政府蔬菜到社区》
摄影:胡博文(西光所)

获奖通告 | 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摄影大联展第三赛季获奖作品揭晓
第 18 期 | 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线上摄影作品大联展
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